新年一開局,全國大部分省區市作協都制定了一年的工作計劃。各地作協在黨的十八大精神引領下,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布局中,根據當地文學發展的實際情況,規劃和制定了文學事業的新藍圖。記者從北京、江蘇、天津、陜西、山東、湖南、四川、寧夏等省區市作協以及部分行業協會聯絡員匯總的部分信息中發現,各地作協的新年工作部署亮點頗多。努力接地氣,實干興文學,已經成為今年各地作協顯著的工作特色。
為好作品“開綠燈”
前不久,天津市作協為老作家林希舉辦了“林希五部小說作品研討會”。與會者在會前觀看了根據林希小說改編的話劇《相士無非子》及其影視作品。林希是我國當代知名詩人、小說家,他在《蛐蛐四爺》《天津閑人》及電影《危城》等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飽滿的人物形象,其作品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與會者認為,林希讓人們了解了天津社會的風俗民情和真實生活,提高了津味小說的品級。而林希作品研討會的舉辦,只是今年天津作協工作的“開始曲”。天津市作協黨組副書記、秘書長萬鏡明告訴記者,今年天津市作協的主要任務是鼓勵創作,為好作品“開綠燈”。首先設立了重點作品的出版扶持項目。天津市作協為此成立了重點作品出版扶持辦公室,對天津市作協會員和天津籍中國作協會員的重點作品,按一到一年半的周期扶持出版。每期全額補貼5位作家作品、差額補貼10位作家作品、優惠扶持15位以上作家作品的出版。預計連續運行5至6年以后,將會有近百部天津作家的優秀作品得以出版。這個計劃將在今年3月起開始接受申報。
萬鏡明還說,天津市作協文學院合同制作家制度經過完善后,新一屆合同制作家申報工作也已啟動。2013年還有一個重要日子,就是著名作家孫犁的百年誕辰。為紀念這位抗日老戰士、“荷花淀派”的創始人,天津市作協將舉辦一系列文學活動。另外,人民文學出版社已決定今年正式出版發行《蔣子龍文集》(共6卷,200余萬字),屆時,天津市作協還將舉行相應的首發式和研討會等活動。
開展地方性寫作研究
近年來,江蘇文學呈現出幾個值得注意的版塊。不同的文化色彩,形成了江蘇風格迥異的“文學地理”。江蘇省作協黨組書記、主席范小青說,江蘇省作協將在已進行的地方性文學研究基礎上,進一步對全省進行文學梳理。此前,《江蘇文學史》《蘇州文學史》《淮安文學史》已編寫出版,南京、連云港等地文學史編寫也已經列入計劃,而南京與蘇州的地方性文學已具有了較為廣泛的影響力。針對江蘇近年的發展,地方性文學的創作和研究愈發顯示出文化傳承與建設的意義。
此外,江蘇省作協還在具有600年歷史的無錫市惠山區村前村,創建了“天上村前——江蘇省作家協會創意基地”,這個基地已經得到了江蘇省政府文化項目引導資金的扶持。今年,江蘇省作協將在胡氏歷史古建筑群內成立中國名人手跡館、動漫藝術館,舉辦文學創作交流研討,打造文化與經濟雙向開發的新亮點。今年下半年,江蘇省作協還將擇機舉辦“中國短篇小說論壇”和“第三屆中國當代文學南京論壇”,就中國當代短篇小說以及中國當代文學的現狀與發展進行一次全國性的研討交流。
依托多媒體擴大文學影響
陜西省作協今年的第一個亮點,是與陜西廣播電視臺就文學與電媒合作簽訂了“長期戰略協定”。該協定“致力于陜西本土文學作品及人才的挖掘和培養,在共同推進陜西文學作品的推廣延伸等方面進行大膽創新,借助廣播、電視、網絡等多平臺的有效推廣,提高作家、作品及活動的知名度及影響力”。事實上,陜西文學與電媒的合作近年來一直十分密切。陳忠實的《白鹿原》、賈平凹的《高興》、葉廣芩的《青木川》和吳克敬的《初婚》等多部小說,都已錄制、拍攝成了有聲作品或影視作品。而本次合作適逢開播5周年的陜西故事廣播與第三屆柳青文學獎優秀長篇小說獎獲獎作家馮積岐、安黎和寇揮現場簽約作品授權。簽約后,3部獲獎長篇小說將于年后在陜西故事廣播進行錄制、播出。
陜西省文化底蘊深厚,尤其是近年來陜西經濟的穩步發展為文學創作提出了新任務,也打開了新空間。陜西省作協決定繼續組織大型文學采風活動,邀請知名作家參與創作,同時還將力爭完成1至3部優秀作品的推介。此外,今年還將召開第六屆陜西省作協會員代表大會,完成陜西省作協的換屆工作。
實施精品工程 激發創作活力
今年,圍繞“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中心任務,山東省作協作了周密部署,建立了促進文學精品創作的扶持機制,同時還將舉辦多次作品研討會和改稿會,對重點作家和重點作品創作進行研究討論,向出版機構推薦好作品。去年出版的《文學魯軍新銳文叢》也將在今年成為一項制度化、常規化的文學工程,并將成為山東文學的品牌。
經統計,去年山東的簽約作家收獲頗豐。20位簽約作家一年中發表文學作品314篇(部),出版長篇小說及各類文學作品集23部,總計300多萬字,提升了山東文學界在全國文壇的影響力。今年,山東省作協將總結經驗、發揚成績,啟動并完成第三批簽約作家的申報評定工作。在文學評論方面,山東將實行文學評論特邀研究員制度,關注對山東作家作品的研究和指導。今后,山東省作協每年都將評選10名左右的作家深入基層,并為其提供聯絡服務和資金扶持。已列入今年計劃的青年作家高研班和“泰山文學講壇”,也將是山東文學的一個新的平臺。
為出名家、出名作努力
今年是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湖南省作協將以此為契機,舉辦《12·26毛澤東影響力》《楊開慧》等紅色題材文學作品研討會,宣傳黨的光榮歷史和偉大業績。同時,一個極富特點的“湖南故事”系列文學活動也拉開帷幕。“湖南故事”分文學采風和文學征文兩部分,組織有實力的作家深入采訪和創作,力求創作一批高品質的作品。這個活動計劃從2013年開始,將連續舉辦3年。今年,湖南還將進行第五屆毛澤東文學獎、第二十八屆(2012年度)湖南青年文學獎的評選工作,并對在全國知名文學報刊上發表作品的省內作家進行配套獎勵,激勵和引導全省文學工作者多出“湘字號”文學精品,同時盡可能讓它們轉化為影視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湖南省作協機關在2012年還被評為湖南省直機關文明單位和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先進單位,機關文明創建和文化建設收效甚佳。
湖南省作協黨組書記龔愛林介紹說,青年人才的培養,歷來是湖南省作協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將分類建立湖南省梯隊文學人才庫,有計劃地加大培養力度。與此相關的活動,如全省中青年作家研討班、第二屆新銳作家研討班、“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的推薦工作等,都將為培養人才而加油鼓勁。相應的活動還包括將在長沙或北京舉行有關作家作品研討會,加強宣傳推介,提高湖南作家及作品的知名度。毛澤東文學院也將在今年進行改擴建工作。
培養人才的“五年計劃”
在寧夏回族自治區作協的723位會員中,少數民族會員就占到了三分之一以上。寧夏作協透露,從今年起,寧夏作協將與中國作協魯迅文學院聯合舉辦“魯迅文學院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培訓班(寧夏班)”,并在5年間連續舉辦5屆,5年內將培訓少數民族作家200名左右。此項舉措將進一步推動寧夏少數民族文學事業的繁榮發展,培養少數民族作家隊伍。
值得注意的是,寧夏文學創作在近年來有了很大發展與提高。寧夏作協為了適應當地文學發展的情況,今年將進行一個“大動作”,即籌備成立各文學門類的專業委員會。作為一個條件有限的“小作協”,完成這項工作頗有難度。但路雖遠行則必至,寧夏作協表示,將把今年作為寧夏文學大發展的一年。
為文化之都增添文學風采
為推動首都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出貢獻,一直是北京市作協近幾年來的大政方針。北京市作協計劃每年打造10部作品,每部作品在2至3年內完成。力爭通過項目管理與資金扶持,讓作家和作品都得到“可持續性”發展。為了讓作家更好地深入生活,北京市作協今年要組織作家、評論家以“邊境口岸行”為題,赴廣西、新疆等地進行采風。北京市作協將在今年召開不少于5次的重點作品研討會,作為推出精品的措施之一。
此外,北京市作協今年還將開展“書寫北京”活動,通過文學作品全方位展示首都風采。今年兒童節前后,北京的首屆“新創意”兒童文學創作大賽也將舉行。在今年年底,北京市作協將舉辦阮章競百年誕辰的系列紀念活動。
除各省區市作協外,全國各行業作協也紛紛根據本行業及文學創作的特點,部署了今年的工作。煤礦作協召開了第五屆全國代表大會,國土資源作協制定了重大題材創作計劃,公安、電力、鐵路等作協也都抓住今年的發展機遇,決心貼近時代,創作精品,為祖國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余義林)
來源:《文藝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