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以“全面小康:發展與公平”為主題的第六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在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博學樓學術報告廳舉行。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副書記、副主席陳之昌,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主任王祥武,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黨委書記柯文進教授,校長助理戚聿東教授等出席論壇。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等高校的“百人工程”學者和高校師生代表180余人參加論壇。本次論壇由市委宣傳部、市社科聯、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主辦,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承辦。
柯文進在開幕式上致辭,他指出,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是北京市委市政府組織實施的一項人才培養計劃,是市委市政府繁榮發展首都哲學社會科學的一項重要舉措。經過多年的努力和歷屆的積淀,“百人工程”已經形成了非常大的影響力。在剛剛結束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胡錦濤同志代表十七屆中央常委做的大會報告中明確指出,2020年將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并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提出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關于經濟發展、社會公平的課題盡管已經做了很多研究,但它始終是中國及世界發展恒久不變的主題,對前沿發展理論的研究和探討具有歷久彌新的研究價值。十八大報告中指出“要提高發展質量,注重社會公平”。黨的政策需要理論界的研究和支撐,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將本次論壇的主題定為“全面小康:發展與公平”。
隨后的主題演講環節分上、下兩場,分別由陳之昌和王祥武主持。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孫熙國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發展心理研究所辛濤教授、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蔡春教授分別就“文化自覺與文化創新”、“高質均衡是教育公平的根本追求”、“分配正義與教育公正”進行闡釋;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李曉安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姚海放副教授、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溫宗國副教授分別以“增長、分配、公平——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的統一”、“財政法治視野下的房產稅法改革”、“探索中國綠色發展之路:挑戰與展望”為題,對在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發展與公平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分析。
戚聿東教授做論壇總結,并就論壇主題發表了自己的見解。他指出,本次論壇圍繞全面小康、公平發展從文化、教育、分配、稅法、環保六大視角進行了跨學科、綜合性的深入探討,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制度設計提出了有益的思考。
北京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是北京市委為培養造就一批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中青年社科理論拔尖人才而實施的人才培養計劃。在北京市委宣傳部的組織和領導下,該項目自1995年實施以來,培養了數百名中青年學者,其中一大批脫穎而出,成為相關學科研究領域的骨干力量,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和影響。為進一步完善北京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項目,培養和造就更多高水平的社科理論專家學者,擴大“百人工程”的社會影響,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從2007年起,聯合部分在京高校主辦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
來源:首經貿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