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獲獎名單揭曉。經統計,共有24項市社科規劃辦負責管理的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成果和市屬單位承擔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在此次評選中獲獎,包括一等獎2項,二等獎22項。其中17項為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成果,包括一等獎1項,二等獎16項;7項為市屬單位承擔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包括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
由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戚聿東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自然壟斷產業改革:國際經驗與中國實踐》和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謝蔭明主持的市社科“十五”規劃項目成果《中國共產黨北京歷史(第一卷、第二卷)》,分獲經濟學科一等獎和政治學科一等獎;北京大學陸軍承擔的《世界城市研究》等22項成果獲得二等獎,包括:經濟學4項,馬克思主義理論3項,政治學1項,歷史學1項,管理學8項,藝術學?新聞傳播學1項,交叉學科?綜合4項。
從獲獎成果的研究內容來看,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導向性,從史學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角度,深入開展黨的執政歷史和黨在新時期的重大理論問題研究,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史黨建研究的學術成果。如《中國共產黨北京歷史(第一卷、第二卷)》、《當代中國的發展哲學—科學發展觀的哲學解讀》、《天人和諧論》等;二是戰略性,緊密圍繞首都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開展戰略研究,為推動首都的科學發展提供理論支撐。如《建設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決策研究》、《世界城市研究》等;三是現實性,密切結合北京經濟社會發展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開展研究,為北京市各項事業的建設與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如《北京現代服務業與經濟增長實證研究》、《北京市軌道交通司機安全性評價與管理研究》、《城市生活垃圾減量化對策研究》、《醫患關系的經濟學研究》等。
從獲獎成果的轉化情況來看,大部分研究成果都得到了較好的轉化和應用,并在政府部門的管理決策和實際部門的工作應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據統計,在17項北京市社科規劃項目成果中,有5項研究成果的主要觀點或對策建議被相關實際部門采納,如《北京服裝品牌個性的國際化研究報告》被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采納吸收到《2008北京服裝產業發展白皮書》中;《北京市鄉鎮人大發揮職能作用情況調研報告》經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德印批示印發至北京各區縣人大常委會等。有3個項目的階段性成果獲得其他重要獎項,如《北京市黨內基層民主創新研究》獲中組部2010年度重點課題成果優秀獎等。
總的來看,此次獲獎的社科規劃項目成果,堅持正確導向、關注現實問題、創新價值明顯、應用價值突出、研究質量過硬,充分體現了首都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整體實力和學術水平,為發揮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的導向性、權威性、示范性作用作出了表率。
來源:北京市社科規劃辦網站
(責編:秦華)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