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師大社會科學學報》創刊于1952年,1984年起由季刊改為雙月刊,1985年起更名為《湖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起更名為《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湖南師范大學主管,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編輯部編輯,國內外公開發行。中國標準刊號是ISSN 1000-2529 CN 43-1165/C。雙月刊,逢單月出版。
《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是國內較有影響的人文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之一,遵循綜合性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刊物的辦刊宗旨和專業分工,堅持以學理性研究為基礎,以經世致用為目的,自覺擔負傳承文明、創新理論、資政育人、服務社會的職責;以突出現實理論問題的研究為主要特色,推重學術創新,努力提高學術質量,注重前沿性、前瞻性和原創性研究,顯示較高的文化品位,具有較高的學術地位、較大的學術影響力。作為人文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刊物,依托湖南師范大學雄厚的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力量,堅持特色的辦刊之路,開設欄目涉及學科包括政治學、經濟學、法學、哲學、倫理學、教育學、社會學、歷史學、文學、黨史黨建、新聞出版學等。開設“新農村建設”等特色欄目,在國內外有著良好的社會影響。該欄目為我國學術期刊首創的專門以新農村建設研究為主題的欄目,及時、充分地體現了學術期刊為社會服務、為黨和國家大政方針服務的辦刊宗旨,運用多學科的優化組合,多角度、立體地集中反映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展示該領域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研究的前瞻性。
《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在創特色的基礎上求出色,逐步辦出了具有個性、穩定性和較高學術水準的綜合性社科期刊,推出了一批具有較大社會影響的學術精品。據國內社科文摘信息中心統計,多年來該刊被國內重要文摘刊物轉摘的論文數量在全國二千多種社科期刊中一直位居前列,在我國同類期刊中具有較高的知名度。
曾獲得1995年湖南省委宣傳部“優秀理論報刊”,1999年湖南省高校學報研究會“省高校文科學報刊物質量評獎一等獎”,2000年全國高校學報研究會“首屆全國雙十佳社會科學學報”,2000年《CAJ-CD規范》執行優秀獎,2001年湖南省委宣傳部、新聞出版局、省科委“雙十佳”期刊,2001年新聞出版總署“雙效期刊”稱號,2002年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省新聞出版局“十佳期刊”,2002年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學會“全國百強社科學報”,2002年中宣部、新聞出版總署、科技部“第二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2004年中宣部、新聞出版總署、科技部“第三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2006年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學會“三十強社會科學學報”等獎項或榮譽。
《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現為CSSCI來源期刊,全國綜合類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資料來源:《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編輯部網站
(責編:張湘憶(實習)、張湘憶)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