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成果鑒定等級公告 | ||||
優秀(10項) | ||||
批準號 | 項目名稱 | 成果名稱 | 負責人 | 工作單位 |
03BKG006 | 唐-遼-南詔大理-南宋密教考古研究 | 唐-遼-南詔大理-南宋密教考古研究 | 羅炤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
04BKS032 | 小康社會人的心理健康素質研究 | 小康社會人的心理健康素質研究 | 常若松 | 遼寧師范大學 |
05CZW006 | 漢代奏議的文學意蘊與文化精神 | 漢代奏議的文學意蘊與文化精神 | 王啟才 | 阜陽師范學院中文系 |
06BJL073 | 兩岸經貿合作機制與兩岸共同市場研究 | 兩岸經貿合作機制與兩岸共同市場研究 | 黃梅波 |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 |
07BDJ023 | 增進黨內和諧與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研究 | 增進黨內和諧與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研究 | 黃明哲 | 中共江西省委黨?蒲胁 |
02BYY035 | 河南出土文字資料的整理與研究 | 河南出土文字資料的整理與研究 | 蔡萬進 |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
05BJL017 | 節約型社會論 | 資源節約型社會 | 黃鐵苗 | 中共廣東省委黨校 |
04BZW024 | 唐宋詞的形式與藝術發展史 | 唐宋詞藝術發展史 | 鄧喬彬 | 暨南大學中文系 |
06XKS004 | 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歷史嬗變研究 | 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歷史嬗變研究 | 雷瑩 | 四川外語學院黨委 |
96AZJ007 | 中國道教思想史 | 中國道教思想史 | 卿希泰 | 四川大學 |
良好(36項) | ||||
批準號 | 項目名稱 | 成果名稱 | 負責人 | 工作單位 |
02BRK004 | 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的開發與分析 | 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的開發與分析 | 鄔滄萍 |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研究所 |
05BTQ015 | 檔案職業狀況與發展趨勢研究 | 檔案職業狀況與發展趨勢研究 | 胡鴻杰 | 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 |
05BTQ018 | 我國瀕危歷史檔案的搶救與保護研究 | 我國瀕危歷史檔案的搶救與保護研究 | 郭莉珠 | 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 |
03CSH001 | 西方社會運動理論研究 | 西方社會運動理論:主要視角與中國應用 | 馮仕政 |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 |
05BZX068 | 森林文化研究 | 森林文化研究 | 鄭小賢 | 北京林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
01AYY001 | 語言學名詞審定 | 語言學名詞審定 | 董琨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所 |
03BZX005 | 認識的另一半——非理性認識論研究 | 認識的另一半——非理性認識論研究 | 張浩 |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
04BSH022 | 中國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 | 中國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 | 樂國安 | 南開大學法政學院 |
06BZS034 | 清代俄國東正教駐北京傳教士團文化功能研究 | 清代俄國東正教駐北京傳教士團文化功能研究 | 肖玉秋 |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世界史學系 |
05BFX023 | 合作社法基礎理論研究 | 合作社的法律屬性研究 | 馬躍進 | 山西財經大學法學院 |
07BXW008 | 突發事件、媒體互動與政府應對研究 | 政府在突發事件處置中的輿論引導 | 葉皓 | 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 |
04BTJ002 | 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復雜動態隨機系統的統計分析 | 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復雜動態隨機系統的統計分析 | 林金官 | 東南大學數學系 |
05BZS039 | 從沃土到瘠壤:淮北地區社會生態變遷研究(1700-1950) | 從沃土到瘠壤:淮北地區社會生態變遷研究(1680—1949) | 馬俊亞 | 南京大學歷史學系 |
05BSH001 | 20世紀西方“消費社會”理論及中國語境化問題研究 | 20世紀西方“消費社會”理論及中國語境化問題研究 | 莫少群 | 南京師范大學 |
05BRK002 | 農民工進城對就業影響研究 | 城鄉和諧就業理論——農民工進城對就業影響的研究 | 趙永樂 | 河海大學人力資源研究所 |
06BSH025 | 當代中國社會發展分化與整合研究 | 當代中國社會發展分化與整合研究——一項以浙江為個案的實證分析 | 楊建華 |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 |
06BXW021 | 廣告傳播學研究 | 廣告傳播學研究 | 陳培愛 | 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新聞傳播系 |
05BYY029 | 基于大規模標注語料庫的現代漢語句子語義結構系統研究 | 現代漢語句子語義結構系統研究 | 亢世勇 | 煙臺師范學院中文系 |
03CFX008 | 金融欺詐犯罪立法完善研究 | 金融欺詐犯罪立法完善研究 | 劉遠 | 山東大學 |
06BKS017 | 科學發展觀視野下的當代中國社會管理研究 | 科學發展觀視野下的當代中國社會管理研究 | 郝立忠 | 山東社會科學院哲學所 |
05BTQ014 | 中國農業信息化水平測度——理論、方法與應用研究 | 中國農業信息化水平測度——理論、方法與應用研究 | 盧麗娜 | 中國共產黨山東省委員會黨校 |
05CZX017 | 中國現代文化視野中的邏輯思潮研究 | 中國現代化文化視野中的邏輯思潮 | 曾昭式 | 信陽師范學院 |
05BSH029 | 地域社會的構成:從傳統到現代 | 地域社會的構成:以周城村和摩哈苴村為例的研究 | 朱炳祥 | 武漢大學法學院社會學系 |
03BZW028 |
“李白文化現象”研究 |
永言不盡的李白——“李白文化現象”研究論稿 | 何念龍 |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
05CZS009 | 近代上海銀行家群體研究(1912-1936) | 近代上海銀行家群體研究(1912-1936) | 鄭成林 | 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 |
04BZW034 | 佛教與中國文人心路歷程 | 佛教與中國文人心路歷程 | 胡遂 | 湖南大學 |
03CYY009 | 俄漢句際關系對比研究 | 俄漢句際關系對比研究 | 陳倩 | 華南師范大學外語學院 |
05BZX016 | 宗教對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影響與對策研究 | 宗教影響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主導研究 | 鄭永廷 | 中山大學社會科學教育系 |
05BZW044 | 中國現代文學中的新人文主義 | 新人文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學與文化 | 朱壽桐 | 暨南大學中文系 |
04AYY002 | 廣西瀕危語言個案研究 | 廣西瀕危語言個案研究 | 韋茂繁 | 廣西民族學院 |
06AJL003 | 促進環北部灣地區協調發展的理論與對策研究 | 促進環北部灣地區協調發展的理論與對策研究 | 陳武 |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 |
06XJY020 |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研究——以集成化生產服務為突破口 |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研究——以集成化生產性服務為突破口 | 但斌 | 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 |
04XGJ001 | 中國云南與南亞經貿合作戰略研究 | 中國云南與南亞經貿合作戰略研究 | 任佳 | 云南省社會科學院 |
07BDJ013 | 黨在西藏領導宗教工作的歷史考察和歷史經驗研究 | 黨在西藏領導宗教工作的歷史考察和歷史經驗研究 | 潘建生 | 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黨校 |
05XDJ006 |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史研究 |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史 | 秦生 | 中共甘肅省委黨校黨史教研部 |
05BZW063 | 藏族當代文學研究 | 藏族當代文學研究 | 南色 | 青海民族學院藏學研究中心 |
合格(13項) | ||||
批準號 | 項目名稱 | 成果名稱 | 負責人 | 工作單位 |
04BJL019 | 地方政府競爭與經濟增長 | 地方政府競爭與經濟增長 | 周業安 |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 |
04CJY014 | 擴大農民消費問題研究 | 擴大農民消費問題研究 | 朱信凱 |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經濟系 |
03BZW021 | 先秦兩漢文學的生命意識及其顯現方式 | 先秦兩漢文學的生命意識及其顯現方式 | 李炳海 | 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 |
03BZJ001 | 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研究 |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研究 | 何虎生 | 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系 |
05AZX001 | 《德意志意識形態》文本(德文、中文)研究 | 《意志志意識形態》原文文本的解讀與分析 | 魏小萍 |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 |
04AZZ002 | 信息安全管理研究 |
信息安全管理論(專著) 信息安全管理研究(研究報告) |
王正德 |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
02BGJ011 | 國際危機管理和中美關系 | 中美國際危機共同管理:從臺海危機到擴散危機 | 楊潔勉 |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 |
96AZJ009 | 馬利坦和新托馬斯主義運動——現當代天主教哲學及其社會理論 | 馬里坦的新托馬斯主義和現當代天主教哲學 | 黃頌杰 | 復旦大學哲學系 |
07AJY001 | 我國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和服務體系研究 | 我國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和服務體系研究 | 歐陽峣 | 湖南商學院 |
05BZS005 | 春秋至秦漢時期從分裂走向統一的文化思考 | 春秋至秦漢時期從分裂走向統一的文化思考 | 胡克森 | 湖南省邵陽學院文化與人力資源研究所 |
05BZZ011 | “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民主制度發展研究 | “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民主制度發展研究 | 陳麗君 | 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
06BTQ022 | 網絡環境下西藏地區藏文信息資源共享可行性研究 | 網絡環境下西藏地區藏文信息資源共享可行性研究 | 德薩 | 西藏大學 |
05BTY004 | 藏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現代化價值與意義研究 | 藏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現代化價值與意義研究 | 丁玲輝 | 西藏大學 |
(責編: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