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撰寫的《南宋遺民周密研究》書稿于2010年申報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并獲得立項。這項申報成果是在博士論文《周密研究》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4年多時間里五易其稿;獲準立項后,又經過一年多的修改補充,終于順利完成并獲準結項。其間的點滴甘苦匯聚成切身體會,撰此小文,與大家一起分享。
后期資助項目區別于其他項目資助類別的最大特色,在于集中同行專家智慧,對申報成果提出修改意見,供作者參考吸收以提高成果質量。在接到立項通知書的同時,我也收到了評審專家提出的修改意見。專家們認真誠懇的建議中,既有對加強薄弱環節研究的宏觀把握,又有對進一步考證個別文獻內容的微觀透視,每條意見都切中了申報成果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可謂正中肯綮。
譬如有專家指出:“在評述周密的政治態度和哲學、史學思想時,應注意站在當代人思想觀念的高度去評述,修正某些不妥的提法,如對所謂‘夷夏之辨’、‘尊王攘夷’等儒家觀念,務必要用現代民族國家的觀念予以適當表述。”這確實是我在前期研究中忽略了的問題。根據專家的意見,我結合相關資料進行了認真修正,并在《結項審批書》“修改說明”中如實作出了修改與說明。專家的評審意見既指明了修改方向,又拓寬了研究視野,讓我受益匪淺。他們認真負責的態度、淵博深厚的學識,值得我們每一位項目申報者,特別是像我這樣的青年學者尊敬和學習。
立項后,我廣泛搜集資料、強化分析研究。除主要按照評審專家提出的6條意見進行針對性修改之外,我還制定了自己的修訂規劃:調整原成果的章節結構,以提高書稿體例的統一性和嚴謹性;在原有基礎上增加研究內容、吸收歸納新成果,以提升成果的研究價值;對征引文獻進行核實,以進一步提高文獻的可靠性;對書稿的全部文字逐一修訂,以增強語言表述的準確性和貫通性。經過嚴謹細致的修改與完善,結項成果較申報書稿在質量上有了顯著提升,篇幅增加了4萬余字,保證了項目的順利完成。
立項以來,我沒有因為已完成了90%的成果內容而有所懈怠,始終如一地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成果修改工作。僅《結項審批書》中的“修改說明”就有1.5萬字之多,得到了專家的一致認可。此外,雖然后期資助項目結項并沒有發表論文的要求,但為使研究成果更加充實,在修訂書稿的同時,我先后在《浙江學刊》、《廣西社會科學》等CSSCI來源期刊及核心期刊上獨立發表論文4篇,進一步展示了結項成果的內容和質量。
砥礪風霜冬始去,斟酌“義法”春復來。回顧近兩年的時光,我從最初對后期資助項目的懵懂無知到準備申報材料的忙碌緊張;從獲知立項的驚訝欣喜到順利結項的坦然面對,一路走來,個中的豐富體驗,已成為我珍貴的人生記憶。對于個人的學術道路而言,后期資助項目把我帶到一個嶄新的起點,讓我有幸和一流的專家學者對話,清晰地感受到崇高的學術精神,并在這種精神的指引下逐步開闊學術視野、拓寬學術領域、提升學術境界。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恰似一盞明燈,讓有志于學術、傾力于學術的學者看到了努力的方向和希望。我相信,一定會有越來越多和我一樣的青年學者受惠于這一項目,并將其轉化為學術和人生的前進動力。
(作者為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南宋遺民周密研究”負責人、濟南大學講師)
(責編:秦華、陳葉軍)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