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主要資助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研究領域中完成80%以上且尚未出版的優秀科研成果,與其他類別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具有同等學術地位。從2010年開始,全國社科規劃辦加大資助力度、拓展申報渠道,發掘吸納了一大批優秀成果,這些成果由全國社科規劃辦組織成果鑒定結項,并統一出版。
與一般的學術成果出版不同,后期資助的成果出版更為嚴謹。除了統一的標識、規范等技術性要求外,更為重要的是對內容的把關。
首先,出版社審稿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確保評審意見的落實。通過評審立項的后期資助項目,不論完成與否,在最后反饋的評審意見中都有專家提出的修改意見。作者將修改好的稿件交給出版社后,出版社必須先核查修改意見的落實情況,并出具是否達到出版水平的意見,然后由全國社科規劃辦審核,合格后方能正式進入出版流程。
其次,通過配備優秀的編輯團隊,嚴格三審,進一步提升成果質量。雖說編輯做的是“為他人作嫁衣”的工作,但其勞動的價值不可低估。在筆者單位就曾有這樣一個情況:責編一審后發現書稿存在諸多問題沒有解決,于是寫了非常詳細的審讀報告,并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見。二審、三審審閱全書后,提出了處理意見并上報全國社科規劃辦。經過溝通,開始并不愿意進行大幅修改的作者與出版社達成一致意見,按要求進行了修改。該成果出版后受到學術界的關注和肯定。
再次,研究與出版相結合,有助于引導優良學風、提倡簡約文風。當前學術界存在一個怪現象,那就是文章越寫越長,書稿越寫越厚。同一個項目,研究立項時也許只有20萬字的規模,但到出版環節已經“快速發展”到四五十萬字甚至七八十萬字。不能說字數多了成果價值一定不高,但從引導優良學風來說,還是簡約些好。在這方面,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控制得相對較好。由于后期資助項目在立項時至少完成了80%,所以整個成果最后的規模是基本確定的。全國社科規劃辦在確定成果出版時對字數也會作出限定,出版社必須嚴格把關。在我社編輯出版的一個項目,字數比立項時超出很多,后來經過責編的認真審讀和與作者的充分溝通,刪除了約占總書稿字數三分之一的“車轱轆話”和一些與主題無關的內容,使行文更加流暢,立意更加突出。
最后,集中組織出版能夠更好地推介成果,使成果價值最大化。目前承擔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的出版社共有33家,這些出版單位不僅能夠在審稿環節起到把關作用,而且在后期的成果推廣和市場營銷方面更具優勢。通過專題策劃、主題營銷、撰寫書評、組織學術沙龍這些宣傳推廣工作,更好地推介了成果,擴大了營銷,從而使成果的價值實現了最大化。
與課題資助相比,后期資助這種資助形式對于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研究者而言,應該不僅僅是一種經濟上的資助,更是一種認可,一種對優秀學者、優秀成果的尊重!而申報、評審、結項、出版這諸多環節就如同大浪淘沙,成果的價值在一遍遍的打磨中不斷得到升華。
(作者為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副編審)
(責編:秦華)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