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8月5日消息:為了深入了解各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推動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情況,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組織了國情調研組8月3日來江蘇調研。
此次國情調研活動從8月3日開始至8月10日結束,歷時8天,調研組將赴南京、常州、無錫、江陰、泰州、南通,通過召開座談會、實地考察等形式,調研江蘇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情況,調研江蘇國家級重大建設工程和新農村建設、文化產業發展有關情況;調研干部群眾思想狀況和江蘇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情況,并征求對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意見建議。
國情調研組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同志擔任調研組領隊,成員來自中央黨史研究室、軍事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國防大學等中央研究機構和高校,共22人。
8月3日下午,調研組在領略了總統府民國歷史文化后,又親身感受了一下這座亞洲第四、國內第三的南京圖書館的風采。
在南京市圖書館,軍事科學院大校研究員劉庭華不由自主地跟記者感慨:無論走到哪里,全國沒有幾個地方的圖書館是免費開放、免費閱讀的。公共圖書館的大開發,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培養市民愛看書,是提高市民素質的一個非常好的途經,“文化能影響后人,這更加體現了南京的厚重的文化氣息”。
“南京圖書館新館目前藏書1200萬冊,是排在北京、上海圖書館之后的我國第三大公共圖書館,目前持證讀者有26萬人。”講解員向調研組展示了南京市圖書館的盲文閱讀室、少兒閱讀室、多功能廳、古籍文獻修復室、六朝皇宮地下展覽等。
在盲人視障閱覽室里,在工作人員的演示下,把手指放在電腦顯示器前面的點顯器上,手摸到哪里,耳機里便傳來清晰的閱讀聲,閱讀軟件把那里的文字讀出來。工作人員介紹說,這一臺盲文閱讀機器就一萬多元,是江蘇省唯一一家專門為視力障礙人士服務的閱覽室,除了2000多冊盲文書籍外,還有許多人性化的服務,比如閱讀座椅的人性化設計等。
調研組在感受南京圖書館把現代高科技的同時,也不斷地思考和提出一些問題,諸如如何保存紙質的書?如何把紙質圖書數字化?省級干部來借書多不多?
走到圖書館地下負一樓,大家看到了圖書館現代與歷史韻味結合的一個亮點,透過一塊300平方米左右的玻璃坪下,可以看到六朝宮城東南角古跡原址,這是當年建館打地基時挖出的六朝時期梁朝健康城遺跡,古車道、排水溝、古井等歷歷可見,充分領略了六朝遺跡所展現出來的豐厚歷史韻味和獨特的建筑美麗。(作者 劉潔 選稿 實習生 周文潔)
(責編:高巍)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