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201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共產黨與青年研究”近日舉行開題會。首席專家、西南大學黃蓉生教授就課題研究的背景與意義、思路與內容、重點與創新點、預期目標與條件保證等進行了闡述。
與會專家對本課題拓展研究視野、調整研究思路、完善研究方案等提出寶貴建議。一是應注重對青年本體、青年現狀、特殊青年群體的研究。突出對當代中國青年現狀、青年與中國共產黨關系現狀等的探討,體現研究的時代性。應充分關注對青年農民工、留守青少年、青年工人、青年軍人等的研究,重視這些青年群體與中國共產黨的關系研究。二是課題研究應注重基本理論的建構和基本規律的揭示。如對馬克思主義青年觀的研究要特別涉及中國共產黨培養未來青年的人格模式、人格素質及青年價值信仰的建構問題,在馬克思主義青年觀基礎之上要有理論的描繪和論證,并上升為規律。三是課題應注重研究共青團和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應加強對共青團在黨領導下的歷史發展、地位作用等的研究。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關乎黨的前途和命運,要作為一個重要問題進行研究。四是成果形式要豐富多樣,注重形成決策咨詢報告。解決現實問題是學術研究的意義所在,預期成果應更偏重能為決策部門提供參考,從而幫助解決當代青年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五是課題研究要處理好子課題間的關系。青年人才、青年干部和青年大學生是研究的重點,應確定好劃分依據,避免研究內容的重疊。六是課題研究要緊扣學科屬性和研究視角。建議重點從黨史黨建的學科視野開展研究,并緊扣課題的學科定位和學科屬性要求。(江 河)
(責編:秦華)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