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sgkyk"><pre id="sgkyk"></pre></samp>
    
    

    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實際經濟與名義經濟之間的關聯(lián)與影響機制研究

    2011年05月15日16:30

      吉林大學數(shù)量經濟研究中心劉金全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實際經濟與名義經濟關聯(lián)和影響的理論模型與計量檢驗》(批準號為02BJY019),于2002年立項,2004年2月結項,其最終成果為研究報告和系列學術論文。課題組主要成員有:龐曉波、張世偉、于維生、劉兆波。現(xiàn)將該成果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內容摘編如下:

      在宏觀經濟運行當中,存在以產品或服務為單位度量的實際經濟行為,也存在以貨幣為單位度量的名義經濟行為,實際經濟和名義經濟是宏觀經濟當中的兩種主要構成和重要形態(tài)。經常利用實際GDP增長率代表實際經濟(real economy)規(guī)模的變化程度,利用貨幣供給增長率代表名義經濟(nominal economy)規(guī)模的變化程度。經濟增長率和貨幣供給增長率分別是度量實際經濟和名義經濟規(guī)模和活性的兩個極為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經濟增長率是度量經濟周期波動和社會財富累積程度的重要標志,而通貨膨脹率則是度量實際經濟與名義經濟之間關聯(lián)的重要尺度。由于經濟當中存在著大量以貨幣為單位度量的名義經濟行為和以實際產品為單位度量的實際經濟行為,因此價格水平還起到連接貨幣規(guī)模和產出規(guī)模的中介作用,形成了實際經濟和名義經濟之間的關聯(lián)。

      一、實際經濟和名義經濟關聯(lián)的理論命題與解析

      1、古典兩分法對于實際經濟和名義經濟的關注和研究,最早出現(xiàn)在古典兩分法當中。傳統(tǒng)的古典兩分法的基本觀點認為貨幣經濟與實際經濟是兩分的,認為貨幣等名義變量與產出等實際變量之間沒有必然聯(lián)系,當經濟系統(tǒng)的實際變量達到均衡以后,如果所有名義變量發(fā)生相同尺度的變化,此時并不能影響經濟系統(tǒng)所有實際變量的原有均衡狀態(tài)。如果古典兩分法成立,那么名義經濟和實際經濟將是完全獨立和兩分的,此時名義經濟規(guī)模的變化對實際經濟規(guī)模沒有任何影響。在古典兩分情形下,一定會出現(xiàn)實際貨幣余額、實際利率和實際工資等實際變量的穩(wěn)定狀態(tài),此時外生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等也將出現(xiàn)長期無效現(xiàn)象。因此,如果認為名義經濟和實際經濟之間存在顯著關聯(lián),則意味著短期內古典兩分法并不成立。

      2、 貨幣變量中性和超中性所謂的貨幣變量中性是指經濟系統(tǒng)當中名義貨幣存量的變化對實際經濟變量的均衡沒有影響,即名義貨幣存量從一個水平變化到另一個水平以后,由于價格和工資等的靈活調整,導致實際貨幣余額、實際工資和實際利率等未發(fā)生持久性改變。所謂的貨幣變量超中性是指名義貨幣供給的調整速度,即貨幣供給增長率的變化對經濟當中的實際均衡沒有產生影響。貨幣供給增長率的改變無法影響實際利率(進而無法影響投資需求)等因素,經濟系統(tǒng)的實際均衡無法產生持久移動。無論是貨幣變量中性還是超中性,都與時間的長短有關,都是名義經濟和實際經濟之間關聯(lián)方式的體現(xiàn)。如果貨幣變量中性成立,那么名義經濟和實際經濟之間在規(guī)模上就將出現(xiàn)完全的脫節(jié);如果貨幣變量超中性成立,那么任何貨幣供給的加速或者減速變化,只能形成通貨膨脹或者通貨緊縮,而實際產出的均衡狀態(tài)仍然無法受到影響,此時名義經濟和實際經濟在活性上也沒有長期關聯(lián)。

      3、實際經濟與名義經濟關聯(lián)的實證檢驗目前對于名義經濟和實際經濟關聯(lián)的檢驗,主要集中在名義經濟規(guī)模(金融發(fā)展)和名義經濟活性(名義變量變化幅度,特別是通貨膨脹率的動態(tài)變化)對于實際經濟運行的影響上。主要經驗和實證工作包括:一是具體判斷貨幣供給與實際產出之間的關聯(lián),以及價格、工資和利率等中介變量對于貨幣和產出之間作用的傳導機制;二是判斷不同經濟周期階段當中名義經濟與實際經濟之間的關聯(lián)性,主要研究通貨膨脹率與經濟增長率等變量之間的替代機制;三是判斷基于古典兩分、貨幣中性、盧卡斯批判等命題基礎上的經濟政策作用有效性,并且評價各種經濟政策工具的選擇標準和政策規(guī)則;四是通過實際經濟和名義經濟之間關聯(lián),度量國家經濟風險,監(jiān)測金融風險和經濟危機傳導和轉移渠道,進行適時的風險管理。

      4、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選取不同的代表實際經濟和名義經濟的指標,從規(guī)模和活性兩個層面入手,對于兩種經濟形態(tài)在經濟增長新階段和經濟周期新態(tài)勢下,展開定量描述和計量檢驗。

      二、實際經濟和名義經濟關聯(lián)的模型結果和實證結論

      通過不同角度對實際經濟形態(tài)和名義經濟形態(tài)之間的關聯(lián)性和影響性進行檢驗,成果獲得了如下理論模型和檢驗結論上的進展。

      1、實際經濟與名義經濟的關聯(lián)存在多種渠道和表現(xiàn)形式,實際收入和財富累積是實際和名義經濟活動的雙重結果,產出和就業(yè)等實際數(shù)量、價格和工資等名義尺度均受到實際和名義經濟的雙重約束。短期經濟波動和長期經濟增長,不僅是實際要素投入——產出的調整過程,也是名義要素與實際要素結合的過程。經濟當中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形成、短期經濟波動和長期經濟增長以及經濟政策的有效性等,均基于實際經濟與名義經濟之間的關聯(lián)和影響。模型分析表明,在大多數(shù)現(xiàn)有的宏觀經濟模型當中,無法靈敏地體現(xiàn)實際經濟和名義經濟之間的關聯(lián),因此需要從貨幣傳導、價格粘性等角度進行必要的模型擴展,在貨幣框架下描述和模擬經濟波動和經濟周期。

      2、 經濟波動是名義與實際經濟之間沖突的結果,是名義和實際因素之間替代和約束的失衡體現(xiàn),市場出清和經濟均衡是實際與名義經濟的雙重均衡,名義調整和數(shù)量調整都是經濟波動的體現(xiàn)形式;價格波動和經濟泡沫是名義與實際經濟之間脫節(jié)形成的;供給短缺或者需求不足,非充分就業(yè)或者資本流動約束等均受到實際與名義經濟之間的關系影響;經濟周期波動與經濟形態(tài)之間關聯(lián)的相依性表明,實際經濟與名義經濟之間存在雙向作用機制和作用渠道:名義經濟對于實際經濟具有正向作用,實際經濟對于名義經濟具有反饋影響。因此,經濟政策工具選取和目標確定也應該采取動態(tài)調整機制。

      3、名義經濟是實際經濟的符號表示、流動性媒介和規(guī)模度量,實際經濟是名義經濟的物質基礎、擴張源泉和最終歸屬。實際與名義經濟之間的影響具有放大、緩沖、吸收和轉移等方式,并且將體現(xiàn)出非線性和非對稱性等特征,名義經濟對于實際經濟具有時間累積、中介替代和規(guī)模約束等影響,而實際經濟對于名義經濟具有規(guī)則化反饋、加速—乘數(shù)和方向引導等作用。經濟政策和政策工具均應以調節(jié)實際與名義經濟之間的關聯(lián)和影響為出發(fā)點,以此可以進一步度量經濟形態(tài)的流動性和各種“陷阱”假說。

      4、 成果研究的實證結果:一是我國經濟當中,實際經濟和名義經濟之間不僅存在水平值上的影響,而且存在活性上的“溢出效應”;二是我國經濟的貨幣—產出之間的相關性,依賴經濟周期的具體階段,并且發(fā)生了關聯(lián)方式的改變;三是實際經濟和名義經濟之間的關聯(lián)當中,價格水平和利率等中介變量發(fā)揮了重要的傳導作用,這為政策工具選擇和操作提供了基礎;四是我國經濟當中存在顯著的正“托賓效應”(即通貨膨脹波動對于產出增長存在正向影響),這意味著通貨緊縮也形成了顯著的社會福利成本;五是度量了我國經濟增長的在險水平(GaR,Growth at Risk),并判斷了風險水平與增長率之間的正向作用,為國家風險管理提供了必要的管理工具。

      三、實際經濟和名義經濟關聯(lián)的主要結論和經濟政策啟示

      1、 對我國經濟增長的階段性劃分和判斷給出了新的指標和尺度。成果研究過程中,提出并論述了我國經濟增長階段性的觀點:將我國經濟增長階段劃分為總供給單因素驅動階段、總供給和總需求雙因素驅動階段、總需求單因素驅動階段。經濟增長的階段性是由若干個相似的經濟周期形成的較長經濟發(fā)展過程,它具有與經濟周期不同的非重復性和不可逆性,對于經濟增長階段性的判斷、控制和選擇難度遠遠超過對于經濟周期波動性的判斷、控制和選擇難度。劃分經濟增長的階段性可以將短期經濟波動和長期經濟增長、經濟政策的名義效果和實際作用、經濟的名義調整和數(shù)量調整等問題在統(tǒng)一的框架下進行分析;成果認為,實際經濟和名義經濟之間的關系和影響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增長的持續(xù)和實現(xiàn)。在1992年至1996年我國經濟“總供給和總需求雙因素驅動”階段,實際經濟和名義經濟的雙重膨脹,直接導致了經濟的高速增長;而1997年至今出現(xiàn)的“總需求單因素驅動階段”,由于名義經濟規(guī)模和活性的相對降低,導致了經濟出現(xiàn)了比較穩(wěn)定的增長期,同時價格水平變動進入了輕微緊縮的過程當中。在上述經濟增長階段性劃分假說下,能夠更加清楚地判斷經濟增長的驅動因素,并對經濟增長趨勢給出合理的預測和選擇有效的經濟政策的調控工具。

      2、揭示和描述了我國經濟增長趨勢和經濟周期形態(tài)。該成果提出并解釋了兩種我國經濟周期波動中的鮮明特征,一是經濟“軟著陸”所形成的拖長尾部,二是我國具有新的增長態(tài)勢——經濟已經出現(xiàn)的“軟擴張”。經濟長波是在經濟增長階段性過程中實現(xiàn)的,具有高速增長的初始階段、快速增長的主體位置和穩(wěn)定拖長的發(fā)展軌跡。只有以實際與名義經濟的關聯(lián)為基礎,以總供給和總需求形成為標準,才能夠準確地預測和描繪我國增長型長波的時間區(qū)域和主體水平,這是經濟增長出現(xiàn)平緩甚至開始翹起尾部的重要啟示。同時,2003經濟增長速度達到9.1%的近年新高,意味著我國經濟當中一輪具有“軟擴張”特征的增長階段已經悄然來臨,名義經濟快速膨脹所產生的經濟“反彈效應”開始出現(xiàn),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和經濟深層次問題的逐步解決,將促使這輪經濟的“軟擴張”得以鞏固、持續(xù)和實現(xiàn)。成果認為,我國即將出現(xiàn)的經濟“軟擴張”,其意義和作用與已經實現(xiàn)的經濟“軟著陸”具有一定程度的對應和匹配,是實際經濟和名義經濟之間協(xié)同變動和相互影響的一個新階段,將對我國經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起到重要影響。

      3、對經濟政策作用機制、傳導機制和風險機制的定量分析。基于實際經濟和名義經濟之間的影響和關聯(lián),成果對于經濟政策作用機制、傳導機制和風險機制,提出了更為具體的定量分析和判斷。主要體現(xiàn)在:(1)通過建立實際經濟與名義經濟關聯(lián)和影響的模型體系,可以解釋我國經濟發(fā)展軌跡的特征和經濟運行態(tài)勢,從實際供給和名義需求角度論證有效需求不足和價格向下靈活的原因,從根本上分析需求不足和通貨緊縮的成因,進而判斷經濟周期弱化和經濟長波形成的條件。(2)利用多種計量方法,給出了一些我國經濟運行中的典型化事實,例如經濟周期分界、經濟階段轉移、諸多經濟變量之間的影響方向和程度、名義沖擊和實際沖擊的持續(xù)性和暫時性等,這些事實既是對于我國經濟現(xiàn)象的深刻揭示,也是檢驗和校正經濟理論的基礎。(3)具體檢驗了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影響與反饋時滯、周期性與有效性,對于名義經濟和實際經濟傳導媒介的價格、利率和工資等動態(tài)變化,給出了在期限結構和協(xié)整關系等方法上的論證,并論述了名義經濟和實際經濟關聯(lián)的市場基礎和政策基礎。(4)發(fā)現(xiàn)無論是名義經濟中的波動性(貨幣供給中的不確定性)、傳導媒介中的波動性(通貨膨脹率中的不確定性),還是實際經濟中的波動性(產出當中的不確定性),它們之間均存在顯著的二重性特征,即長期過程中具有無關和兩分的傾向,短期過程具有正向“溢出效應”。這意味著適度經濟波動和價格膨脹,在導致名義經濟擴張的同時,也能夠帶來實際產出的增長效應。這支持目前繼續(xù)保持順周期經濟政策操作、適度擴張私人部門投資規(guī)模、增強政策組合中貨幣政策積極色彩、需求管理和供給管理兼顧的政策建議。
    (責編:陳葉軍)
    热99re久久精品2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电影|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片苍井空|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四虎必出精品亚洲高清|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蝌蚪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第2页|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永久∴|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 | 1卡二卡三卡四卡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电影|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国产成人精品无缓存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777精品成人影院|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 久热青青青在线视频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久久se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最新资源网| 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精品99久久不卡|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中文久久字幕|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 精品日产卡一卡二卡麻豆|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 国产精品制服丝袜一区|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毒不卡| 色播精品免费小视频| 亚洲熟妇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