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大學唐文琳教授主持的2006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CAFTA進程中我國周邊省區產業政策協調與區域分工研究》日前在南寧舉行開題報告會。廣西社科規劃辦、廣西大學、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中國社科院、暨南大學、廣西社科院、廣西財政廳、廣西發改委有關單位的領導同志及相關專家,課題組全體成員出席會議。
項目首席專家唐文琳教授代表課題組作開題報告,全面論述了課題背景、研究意義、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內容、每個子課題的框架與內容、研究路徑選擇、調研方法、預期成果等等方面的內容。之后,與會專家和領導對項目的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研究分工、研究思路和預期成果等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廣西大學副校長張協奎教授指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是落實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舉措,意義深遠。廣西大學對重大項目高度重視,將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加大投入,加強管理,努力實現“產生一批精品力作,構建一支科研團隊,創新一套管理模式,擴大一個學科影響”的目標。廣西社科規劃辦徐高潮主任說,這是廣西首次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標課題,意義非同尋常,一定要按時按質按量把課題做好。要制定好計劃、明確分工,落實措施,任務到人,保證研究正常開展;要正確處理榮譽和責任的關系,樹立“質量第一”的理念;自治區社科規劃辦和責任單位要加強課題管理,確保研究工作順利開展。中國社科院陸建人教授著重就CAFTA框架下產業布局及其協調分工發表了看法。課題研究應主要運用區域經濟理論、產業經濟理論、國際分工理論。在研究過程中要按照CAFTA框架,把自由貿易區作為切入點,著重研究貿易結構、產業結構和投資結構;對周邊四省產業的定位要從動態上去把握,關注省政府產業規劃的動態變化,探索在各相關省區間建立一種產業分工與協調發展的機制,形成科學的生產貿易鏈,形成相互滲透、合理分工格局,形成科學的功能分區。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中方秘書長許寧寧教授建議課題研究不能局限于東盟與四省,可以四省為主,但要從整個國家來考慮,因為各省的產業都會有往內延的情況。應著重研討中國周邊省區采取哪些策略,引導產業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適應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格局與發展趨勢;引導企業的經營行為以適應該格局與趨勢;引導地方政府的經濟管理與調控適應該格局與趨勢。暨南大學曹云華教授建議課題研究要注意總體戰略性,搭建宏觀政策協調方面的框架。鐘啟泉研究員指出,要關注和研究四省區今后在產業發展方面不僅需要做好國內政策協調,還需要進一步加強與東盟國家的整體合作力度。廣西發改委唐愛斌處長建議成果定位要著重應用,聯系實際,對于政府關心的問題,要扎實推進研究,為處理好國際經貿與產業對接提供理論依據和智力支持。廣西財政廳李杰云處長認為,重大項目研究的切入點,最終是要影響政府的決策,特別是在研究省際問題,要站在國家宏觀層面去看待存在的問題。廣西大學科技處簡金寶教授建議課題組在研究過程中不僅要有宏觀層面的指導意義,除了定性分析外,還可以把項目擴展開來,結合自然科學,更多從定量分析方面去研究,同時要處理好整體研究和重點突破的關系。
(責編:高巍、秦華)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