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師范大學李曉西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我國地區間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研究》(05&ZD031)自立項以來,周密布置研究任務,認真開展研究工作,取得重要階段性進展。
一、主要進展情況及階段性成果
1、收集資料,完善課題設計。開題后課題組認真收集分析國內外相關資料,細化課題計劃方案,討論確定課題分工、組織形式和研究思路等。
2、召開課題論證報告會。邀請國家發改委地區司和收入分配司、國務院研究室等相關實際部門的領導及北京師范大學等單位收入分配領域的知名專家參加課題論證報告會,與會專家提出不少寶貴意見。
3、進行問卷調查。設計“城鄉結合部居民收入分配情況”的調查問卷,發動30多名學生分赴各地進行訪問調查,提交調研報告30余份。
4、進行實地調研。一是與山東省社科院組成聯合課題組赴威海、東營市調研,形成兩份調研報告,其中東營市有關五保五救助的材料得到山東省委書記張高麗同志的批示;二是課題組赴山西省太原市、陽泉市和大同市調研,形成兩份調研報告。
5、根據調研情況起草內參材料上報國務院。分別是:《分配制度改革需要科學的輿論導向》、《加大支持東西部農村五保的力度》和《應高度重視解決企業退休金偏低的問題》。
二、下一步研究任務、框架和重點
1、研究任務。以中國加入WTO融入直接經濟一體化發展為新背景,以區域為研究框架,對區域內和區域間居民收入差距進行重點梳理。特別要確定我國區域間和區域內居民收入差距可接受的范圍或臨界點。
2、明確了“1加4”的研究框架。“1”是指課題在對地區間居民收入差距現有成果進行分析比較的基礎上,按照現有統計分析方法,對差距現狀做出全面地定量分析并得出定性的判斷。“4”是指課題組擬選擇4個典型地區進行調研:即“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的限制開發區居民收入情況研究、資源富集區居民收入分配問題研究、產業集聚區居民收入分配問題研究和大城市城鄉結合部地區居民收入問題研究。
3、研究重點。課題組確定了十個重點研究題目,分別是:(1)基尼系數在比較收入差距方面的可信度與局限性分析;(2)地區物價指數、勞動力流動對地區間居民收入的影響;(3)“十一五”時期地區間居民收入差距能否不超過“十五”期末水平;(4)收入差距比較中的可比性研究;(5)影響地區間經濟及居民收入差距的體制因素分析;(6)“十五”期間收入分配差距理論研究綜述及評價;(7)庫氏的倒U曲線在中國是否得到驗證;拐點在哪里;(8)從北京市公務員工資上漲對中央機關公務員工資水平的影響看收入分配中的等級失衡;(9)從國際經驗看經濟發展不同階段對收入分配機制的影響;(10)研究區域間收入差距是否可以考慮嘗試采用購買力平價的方法等。
(責編:秦華)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